传递杨浦政法好声音、讲述杨浦政法好故事。杨浦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人民城市·政法故事”专栏,展示政法工作现代化护航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的担当作为。
202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施行。有了国家立法的确认和规范,标志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社区矫正法》,使全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杨浦区社区矫正管理局通过听证会、总结会、季度通报、子女关怀、就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形式,管理、帮扶社区矫正对象,落实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矫正规定 守好法律红线
在管理社区矫正对象,处理对象违法问题时,有些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有时存在迷茫和顾虑。近期,杨浦区社区矫正管理局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吴某擅自外出离沪的违纪事实举行听证会,以案说法,举一反三。
听证会上,参与听证人员依次向吴某提问,重点围绕吴某未经批准擅自离沪的事实行为、主观意识、事项证明、违纪认识等内容进行询问,充分表达评议意见。听证人员一致认为社区矫正对象吴某漠视监管规定不假外出,隐瞒事实抗拒监管,且未能充分认识错误,其情节较为严重,建议从严给予处罚。
听证会后,杨浦区社区矫正管理局立即召开日常奖惩讨论会,结合吴某的违规违纪事实情况,并参考听证人员的评议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决定给予吴某警告处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决定对吴某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加强监督管理。
在听证人员的见证下,对社区矫正对象吴某的处分决定进行了现场宣告,并佩戴了电子定位装置。吴某自愿接受惩罚,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深刻反省,表示在社区矫正期间要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相关义务,服从管理,争取早日融入社会。
据了解,杨浦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建立了违纪对象违纪事实听证会和违纪处分宣告会制度,强化违纪警示教育力度,严肃刑罚执行;每月邀请监狱警官开展集中警示教育,就监狱内各项监禁性刑罚管理措施做详细介绍,劝诫个别社区矫正对象珍惜当下,谨言慎行;每季度面向矫正对象开展矫正情况总结会,通报季度总体矫正情况、违规违纪被给予训诫、警告处分情况,通过以案释法形式警示矫正对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决守好法律红线。
修复社会关系 重塑健全人格
《社区矫正法》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等活动,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而社区矫正最大的功能就是帮助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重塑健全人格,重新融入社会。
卢某是杨浦区在册的社区矫正对象,身患尿毒症,每周需要透析治疗三次,每月的透析治疗费用超过6000元。其儿子读初中,成绩优异,每月生活费需要1500元。一家四口依靠卢某父亲每月5800元退休金维持生计,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卢某办理了低保,为其儿子申请了贫困助学名额,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据了解,杨浦区社区矫正管理局通过未成年子女关怀、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咨询、特殊困难帮扶等工作举措落实,切实让社区矫正对象及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全面提升矫正教育质效。
同时,还着力争取矫正对象家属共同参与社区矫正的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工作,常态化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家属开放日与座谈交流活动,通过邀请对象家属参观社区矫正执法场所,体验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全过程;通过观看社区矫正宣传片,了解社区矫正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通过签署“共同参与矫正承诺书”,号召对象家属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通过面对面座谈交流,搭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三周年之际,杨浦各街道司法所广泛开展社区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关注、理解支持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矫正法的贯彻实施。
陈涛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