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数据 > > 正文

同读红楼梦|49 贾宝玉续《庄子》以人人为美

时间:2023-04-07 07:56:54     来源:哔哩哔哩

《胠箧》暗讽了窃国大盗对思想的禁锢,希望人们能打破规矩的束缚和知识的枷锁,展现自己独有的色彩,找回真实的自我。

人不应被外物羁縻,而失去了原有的智巧。人们一旦失去了原本的智巧,被局限于固定规矩之内,则会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人们所积累的财富和知识,最终也必然为大盗所积蓄储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十一回贾宝玉看过《南华经》后趁着酒兴,意趣洋洋模仿《胠箧》另出己意邹了一篇,这两段内容看似平常,但其意无穷。

如果我们一味认为曹雪芹在贬低宝钗袭人这样的人,认为这本书只是讲胜败兴衰的风月小说,就无法了解作者背后想要表达的思想。

曹雪芹改写《胠箧》这一段内容,是希望这世界多一份宽容,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智巧,并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发热。

书中写道: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翻译为:

焚毁花朵,驱散麝香,闺阁众人才开始想要劝阻。把宝钗美丽的姿容掩盖抹杀,让黛玉灵动的情思灰败暗淡,这些美好的情意消减之后,人们才会因闺阁女子美丑相类,感到乏味。

她人的劝告并没有过错,然而去除人的仙姿容貌,人们就没有了追求爱慕的想法,灰暗人的独特个性,这世上再无奇特的情思。

只有当像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样的女子,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并绽放自己的光彩,那么这天下,也将更加炫目迷人,多彩缤纷。

这里闺阁之人譬喻了天下人。

宝钗有美好的姿容,聪慧的才情,天真烂漫的性格,却穿戴简朴,守拙藏愚,将自己才情与美貌遮掩起来。

黛玉有敏捷的思维,灵动的情思,却不得不收敛,免受他人诽谤,她的诗文不能外传,她的才情得不到展现。

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对应了袭人前面的劝谏,这里是说袭人的劝告并没有过错,错的是当时的礼教思想影响到像袭人这样的女子,才使得这个世界变得黯淡。

当这些独特色彩失去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反感他们生活枯燥乏味,美丑一般,没有特色,但这一切又是人们一手造成的。

“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也在说,让‘钗玉’展示在合适的地方,‘花麝’栽植在正确的土地里,来比喻她们能够找到适合展现自己才华的场所。

曹公本意是希望宝钗黛玉,袭人麝月这样的女子,在平等自由的世界,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黛玉才思敏捷,才情天然澄澈,但性格敏感多疑。宝钗温婉贤淑,博学多知,但过于僵化守制。袭人口笨心拙,不善争辩。麝月头脑灵活,擅长斗嘴,她们心里都有些攀求富贵的小心思,也常常因些小事争风吃醋。

宝玉评价麝月公然又是一个袭人,批书人又说别人要是得到宝钗这样的妻子,麝月这样的小妾,怎么会忍心削发为僧,结合脂批中提到的,‘花袭人有始有终’,‘狱神庙慰宝玉’,及‘与蒋玉菡共同侍奉宝玉’等情节,可见麝月袭人后来的表现是得到这些批书人认可的。

她们都有些不完美,她们不是圣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性格上的缺点。宝钗有宝钗的优点,黛玉有黛玉的长处,我们不能把每个人都包装成一个样子,按照一个标准去要求她们。

如果每个人都像藤蔓依附在别人身上横向生长,让身边的事物都变成和它一样的颜色,世界也将变得更加阴冷萧索,如果每个人都像杨树一味吸收身边的营养,争相往高处生长,随风拍打做响,那世界也将暗无光彩。

这世界需要挺拔高大的杨树,也需要有阴凉苍郁的藤蔓,也需要无数随风飘摇的野草,万物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土壤,尽情绽放其独特姿态,这样的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每个人都是组成这精彩世界不可或缺的颜色,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地球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不放弃每一种颜色。星空绚烂,依靠每个星星点亮。山河辽阔,需要每一片绿色装点。君子和而不同,缤纷多彩的世界,容得下不同的人。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谈及如何处理不同文化关系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我想曹雪芹通过这段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与之相似的。宝玉续庄子,倡导的也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希望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独特的美。

庄子向往精神自由,追求个体精神的独立性。曹雪芹的思想相比庄子更多了一份朴素精神,他希望人们能打开心灵的束缚,不被外物和情绪偏见影响,而失去了对自然世界的判断力。

《胠箧》表达的思想,侧重点在于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而非是对个体迎合环境的反思。宝钗袭人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曹公也理解宝钗袭人的选择。他批判的是落后愚昧的封建文化,而不是处在落后文化中的人。

袭人因为温顺和平的性格,更容易被统治者蒙蔽双眼,继续帮着他们为恶,她们既是礼教的受害者,也是礼教文化的加害者,她们跟随时代的车辙,被一条无形的锁链牵着前行,时代是什么样子,她们就是什么样子,但如果是时代的问题,就不应该把过错强加在个体身上。

无论门前的花木,还是笼中的小雀儿,亦或者丝线上的风筝,贾宝玉都看作是有生命一样的存在,他尊重每个人的生存价值。

曹公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他并非要贬讽努力向上爬的小人物,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曹雪芹一样,都具有他那样超前的思想理念和反抗意识。

彼钗玉花麝者,或柔或刚,或顺或逆,不同的天赋秉性,不同的身份处境,造就了她们不同的人生境遇。

曹雪芹向往着一个有情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都可以绽放自己的色彩,这样的世界绚烂多姿又和平美好。

怡红院像个世外桃源,宝玉过生日时大家一起凑份子,聚会时大家一起准备,围坐在一个桌子面前,每个人都贡献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每个人都能从别人提供的饭盒里,品尝到新鲜可口的食物。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早已融入作品中,宝玉与民同乐,宝钗与民同享,探春公正严明,黛玉至情至性,晴雯活泼开朗,袭人和平温顺,麝月据理力争。

在这里,没有主仆之分,人们之间的关系像朋友一样,无论是小戏子小丫鬟,还是富公子贵千金都一样。

在这里,没有尔虞我诈,大家一起嬉戏打闹,赏月吟诗猜枚行令,击鼓传花怡然自得,直饮到梅梢月上。

在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奴役,你帮我纳鞋,我帮你缝衣,你教我作画,我为你描眉,携手并肩向太阳。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